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今天是
ENGLISH
福建农林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資環故事
探索植物營養的奧秘



发布时间 :2022-12-12? ? 信息员:?

人物簡介:陳志長,我校根系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福建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先後主持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任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迄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 Plants等權威SCI期刊發表論文15篇。主要研究方向爲植物營養,重點關注大豆與根瘤菌共生的養分交換機制、作物鎂營養高效的生物學機制等。


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的奧秘探索

我真正理解科研的意義是在日本求學的時候,這段求學經曆也爲我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及到海外留學的收獲,陳志長說道。2010年陈志长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后,赴日本冈山大学攻读博士并在日本冈山大学资源植物科學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的植物营养科学家马建锋教授,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影响颇深。留学之初,难免出现语言不通的问题,和其他人的交流也比较少。同为华人的马建锋教授非常关心他的日常生活,经:退涣魈感。“在日常生活中,马老师幽默风趣又很随和,我们像是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但一谈到科研问题时,画风就会迅速转变,马老师会立马严肃起来,他对我们的实验要求非常严格。”陈志长回忆道。马建锋教授严谨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的科研态度让陈志长受益终生,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投身植物领域研究的种子。

2015年底,在結束了日本學術振興會的博後資助後,陳志長來到我校從事植物營養相關研究,陳志長坦言學:{聯合研究院高端的科研平台和濃厚的學術氛圍是吸引他的最大因素,“剛回國一腔熱血,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負,根系中心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讓我發揮自己的所學所長。”但陳志長深知,良好的平台只是一個前提條件,想要取得進展和突破,科研上絕對不能有絲毫松懈。

科研是一種有深度的興趣,如果你培養了這種興趣,那麽你的人生大部分時間是豐富多彩的。這種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剛開始接觸可能覺得苦澀無趣,但當你慢慢去接受它、適應它,最終駕馭它的時候,你的科研生活將是五彩斑斓的。”興趣是陳志長堅持做科研的內在驅動力,長年累月重複做同樣的實驗,在他心中,從來不是一件苦差事,在一次次的突破中他更加堅定了研究的信心。

在實驗室

2020年,陳志長課題組通過與多家單位合作,聯合揭示了葉綠體鎂參與光合固碳調控的新機制,相關成果在Nature Plants上在線發表,“水稻中葉綠體鎂濃度和Rubisco活性具有一致的晝夜節律性,並且節律性震蕩部分受到葉綠體膜上鎂離子轉運蛋白的調控,增強葉綠體鎂的輸入可顯著性地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這一研究結果爲作物光合養分高效育種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爲了研究葉綠體的鎂轉運蛋白,團隊背後付出了許多心血,憑借著探索“葉綠體鎂轉運蛋白存在的原因及作用”的好奇心,他和學生每天對秧苗進行實驗處理,試著找出轉運蛋白的作用,“剛開始每天動態監測葉綠體的光合作用以及鎂含量變化,可是依然什麽新的發現,也比較沮喪,後來將每天一次的頻率調整爲每三個小時一次,夜以繼日,持續了兩天。”兩個不眠之夜等來了驚喜和收獲:“我們意外發現葉綠體鎂的轉運是日周期性變化的,葉綠體鎂的這一晝夜震蕩規律瞬間爲我打開了研究思路。”“成功往往在堅持道路上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出現了,這讓我覺得長達八年的堅持是值得的。”陳志長笑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科學研究是无限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有的放矢,选好对的方向,持之以恒地沉下心去做研究。”“在方向确定以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便一定会有收获。”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陈志长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有兴趣。

亦師亦友,精細入微的科研指導

我一直覺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幫助學生找到興趣點是我非?粗氐氖。”陳志長擅于尋找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並且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度去完成科研任務。

在本科課程《植物營養學》的授課過程中,陳志長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知識點。“圖片、視頻等方式比起文字更易于理解,我希望學生對我的課程感興趣,能夠自發地融入到課堂中。”他在講課中會融入科研思維,講許多科學發現的小故事,這種以故事引入概念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效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思維和創造力。”陳志長在指導研究生進行科研學習時,倡導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一項技術可能經過五年或者十年就會更新換代,但有想法有思想的人永遠不會被淘汰。”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科研教學,他從不限制學生表達個人見解,他經常與學生溝通,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試錯,幫助其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想法。“陳老師會經:臀覀兘涣骺蒲袉栴},只要我們的想法合理,他非常願意接納我們的想法。”陳志長的學生、2018級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聶苗苗回憶道。

做學術報告

兵不在多而在精,我帶的學生很少,這樣才有更多地精力根據不同學生的特質因材施教。”對于能力強、想法多的學生,陳志長會給予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度,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讓他們挑戰有難度的任務。而對于基礎較爲薄弱的學生,他會安排學生從最基礎的實驗開始,一點點拔高和突破。陳志長認爲教學生解決問題和做科研的方法很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教他做事情的方式方法,比起他掌握某一個實驗技能要更有意義。”

魯迅先生有言:“從前人的手中接過火炬,再將它傳給後來者,使火炬

熄灭,或更进一步增加它的光,便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陈志长也秉承了导师马建锋教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生活中陈志长和学生一起打篮球,可以天南地北地聊天,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在科研指导时,他却丝毫不留情面。“平时和我开开玩笑逗逗趣都没有问题,但做研究时想应付偷懒是绝对不行的,面对科学要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在陈志长看来,细心和毅力是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科研上他对自己、对学生要求都很严格。他要求学生做实验一定要多动手,记录当天实验的完整操作流程,并反复推敲每个细节。“学业上一味的宽容对学生并没有帮助。”作为老师,他坚持学习主流期刊的文章,遇到好的文章会共享到学生群里,以此督促自己和学生学习,此外,他要求每位学生每个月至少精读一篇文献,做一次进展报告和文献介绍,及时了解国内外行业最新科研動態,提升科研能力。

工作至今,陳志長已經培養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6人、本科生2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陳志長希望學生能夠超越自己,在各自的崗位發光發熱。

心懷民生,農業科技者的情懷與擔當

在陳志長的辦公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十余本筆記本。“我習慣將科研文獻要點整理在筆記本中,方便我隨時查閱。”緊跟時代步伐,陳志長希望自己所學能夠貢獻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田間地頭

農業問題是最基本的問題,農業解決了我們的頭等大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到90億,這將對世界農業發展提出巨大的挑戰。能否保證糧食安全將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問題。”陳志長認爲,作爲人口大國,要持續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端穩中國人自己的飯碗,需要農業科研人員共同努力,深入基礎研究,提高作物養分效率和産量,才能滿足人口增長所需。“這就需要讓我們的作物更適應人類的生存發展,即在同等投入成本下讓這些遺傳改良的作物營養價值更豐富、抗逆性更強、産量更高。”對于培養出更多高産高效的作物,陳志長懷著美好的願景,“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肯定能夠全面破譯植物‘高産高效’的密碼,實現這一目標。”

袁隆平先生等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正在为保障粮食安全不懈奋斗,希望有更多地青年工作者能够投入到农业工作中。”陈志长表示,“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是国家建设中的一颗小螺丝钉,我们能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做自己擅长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未来,他将继续沉下心,于朴实无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植物營養的奧秘。



黨委書記、紀委郵箱:zhxy_jw@fafu.edu.cn
Copyright @ 2022 福建农林大学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下店路15號